收获超过10万斤!肇源填补我国冷水养海虾技术空白
原标题:肇源收获南美白对虾超过10万斤 填补我国冷水养海虾技术空白
金秋时节,“中国冷水鱼之都”再添重磅品类——经不懈攻关,原产于中、南美太平洋沿岸的南美白对虾,今年在肇源县青花湖水域实现量产,收获超过10万斤。一举填补我国冷水养海虾技术空白,为寒地水产养殖与生态治理开辟“新赛道”。
首年收获即突破10万斤
凌晨的青花湖还沉浸在静谧中,岸边船只马达声打破沉寂。黑龙江大鲲水产集团的起虾工人驾舟驶向湖心,两名工人跳入水中扶稳船身,船上两人分工收笼、收虾,协同作业间,收纳桶内活蹦乱跳的鲜虾不断堆积。“要起200多个虾笼,这批虾大丰收,有20多个头。” 起虾工人宋斌说,水产行业以“头”衡量规格,20个头即一斤约20只,属中等偏上优质规格。
水产行业以“头”衡量规格,20个头即一斤约20只。
这一突破源于近两年的技术攻坚。南美白对虾为海水虾,在黑龙江养殖要破解水质、水温、管理三大核心难点:安排人工24小时观测虾苗从海水到淡水的进化蜕皮过程,实时监测pH值及钙、钾等微量元素变化。为攻克苗种难关,大鲲水产集团请来全国专家团队,空运青花湖水反复试苗,采用“人工半海水淡化”技术,使虾苗在青花湖天然水域成活率达80%以上。
展开全文
捕虾船作业
“今年投了1000万尾虾,已产出10多万斤。”黑龙江大鲲水产集团董事长杨德辉介绍,来年计划投2亿尾,预计产量200多万斤、产值 5000多万元。青花湖的南美白对虾采用“人放天养”模式,不撒饵料,冷水环境下生长周期更长,肉肌纤维弹性大、壳薄肉厚。检测显示,其蛋白质、钙等含量超普通虾,每100克含天然富硒15毫克,远超欧盟标准。
“该技术填补了我国北方相关产业空白。”大庆市农业农村局水产技术服务站干事朱玺表示,技术推广后将带动养殖户增收,推动大庆乃至黑龙江冷水渔业振兴。(图片、视频由肇源县融媒体中心提供)(记者 刘楠 李民峰)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