俄外长拿到中方承诺,马不停蹄赶往朝鲜,见到朝方后一句话出乎意料

Connor 欧意官网 2025-07-14 1 0

国际外交舞台风云变幻,2025年7月中旬,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的密集行程引发全球关注。他在短短数日内辗转东南亚与东北亚,先是与中方达成关键共识,随后又向朝鲜释放强硬信号,尤其是那句“出乎意料”的表态,瞬间成为国际舆论焦点。

7月10日,拉夫罗夫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与中国外长王毅举行会谈。王毅明确表示:“中方愿同俄方一道,不断提升中俄战略协作水平,维护两国安全和发展利益,助力彼此的发展振兴。”这一承诺对俄罗斯而言至关重要——就在同一天,美国总统特朗普宣称将于7月14日公布一项针对俄罗斯的“重要决定”,外界普遍猜测这将是对俄经济制裁的升级,甚至可能涉及“二级关税”制度。

俄外长拿到中方承诺,马不停蹄赶往朝鲜,见到朝方后一句话出乎意料

普京(资料图)

若制裁落地,不仅俄罗斯经济将遭受重创,与中国、印度等国的贸易合作也可能受到波及。中方的坚定表态无疑为俄罗斯吃下了一颗“定心丸”。拉夫罗夫也当场回应,称俄方将全力支持中方担任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,并加强在金砖国家等框架下的协作。

然而,拉夫罗夫并未在吉隆坡过多停留。会谈结束后,他连夜飞往朝鲜元山,与朝鲜外务相崔善姬展开第二轮俄朝外长级战略对话。这次会晤的时机耐人寻味——就在拉夫罗夫访朝前,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刚刚结束对中俄的访问,并向俄方转达了特朗普对俄强硬立场。

特朗普不仅计划对俄实施新制裁,还在公开场合多次抨击俄罗斯,甚至爆粗口表达不满。欧洲方面,英国和法国也达成共识,宣布将向乌克兰派遣5万兵力,并提供先进防空系统。俄罗斯正面临来自美欧的“东西夹击”,急需巩固盟友关系。

俄外长拿到中方承诺,马不停蹄赶往朝鲜,见到朝方后一句话出乎意料

展开全文

拉夫罗夫(资料图)

在朝鲜,拉夫罗夫的表态震撼了国际社会。他直言:“俄罗斯警告美国及其盟友(美日韩)不要试图对俄朝安全构成威胁。”这一警告直指当前半岛局势的关键矛盾——韩国近期寻求与朝鲜缓和关系,而美国则不断强化在东北亚的军事存在。拉夫罗夫的强硬措辞,既是对美日韩的直接反制,也暗示俄朝可能在安全领域进一步深化合作,甚至包括联合军演或军事技术交流。

更令人意外的是,拉夫罗夫对朝鲜核计划的态度。他公开表示:“俄罗斯理解朝鲜目前推进核计划的原因,并尊重朝鲜科学家的工作成果及实施核计划的原因。”这一表态打破了国际社会对俄罗斯“反对朝鲜拥核”的传统认知。结合近期西方媒体关于“朝鲜可能再派3万士兵援助俄罗斯”的传闻,分析人士认为,俄罗斯可能已默许甚至支持朝鲜继续发展核力量,以此作为对抗美西方压力的筹码。

拉夫罗夫还提到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:“朝鲜领导层早在以色列和美国袭击伊朗之前就得出了相关结论,正是因为这些结论得出及时,所以没有人考虑对朝鲜使用武力。”尽管他未明确说明“结论”的具体内容,但外界猜测,朝鲜可能从伊核问题中吸取了教训,进一步坚定了“拥核自保”的决心。这一表态被解读为俄朝可能在核技术上展开合作,甚至共同应对西方的核威慑。

俄外长拿到中方承诺,马不停蹄赶往朝鲜,见到朝方后一句话出乎意料

拉夫罗夫(资料图)

拉夫罗夫的“惊人之语”迅速引发连锁反应。韩国方面对此表示强烈不满,认为俄罗斯的言论“加剧了半岛紧张局势”;美国国务院则呼吁俄朝“停止挑衅行为”;中国外交部尚未直接回应,但此前王毅在吉隆坡已强调“中方支持东盟为中心的区域合作架构”,暗示不会坐视半岛局势失控。

这场外交行动的背后,是俄罗斯在多重压力下的战略突围。一方面,中俄协作成为俄抵御西方制裁的关键支柱;另一方面,俄朝同盟的强化则为其提供了“东方支点”。未来,随着特朗普7月14日“对俄重大决定”的公布,以及9月普京访华日程的临近,这场外交博弈的后续影响将持续发酵。

从吉隆坡到元山,拉夫罗夫的行程不仅是一次普通的外交访问,更是一场牵动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的“关键棋局”。俄罗斯能否在美欧围堵中突围?半岛局势会否因俄朝互动进一步升温?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持续关注。

评论